谢雨霏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征
2月13日,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徐杨村洒满了温暖的阳光。
“哗啦啦”一片脆响,几十枚奖牌倾泻在老榆木方桌上。“这些都是他这些年的见证。”童美凤轻声说着,指尖轻轻抚过奖牌上的烫金文字。就在三天前,她的儿子杨文龙在哈尔滨亚冬会上完成了惊天一跃——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他以193.25分的绝对优势摘得金牌,为中国冰雪运动再添辉煌。
2月10日的亚布力滑雪场,凛冽的雪雾蒸腾而起,大跳台像一柄银剑直插苍穹。当杨文龙第三次站上助滑坡时,观赛区突然陷入寂静——两天前的坡面障碍赛,这位预赛榜首的江西小伙在骤起的寒风中折戟。此刻,他护目镜上的冰晶正折射着孤注一掷的决绝。
“外转1800!”解说员的嘶吼刺破云霄。只见杨文龙的身影在空中划出完美的抛物线,雪板卷起的气流撕开纷扬的雪粒,五周转体后,着陆坡爆发出闷雷般的撞击声。193.25分!杨文龙以无可争议的完美表现登上亚冬会最高领奖台。
滑雪并不是杨文龙最初的梦想。因幼时好动,他10岁便被父母送往山东省一所武术学校学习。13岁时,他被前来选材的辽宁省队教练相中,由此与滑雪结缘。“起初武术教练并不愿意放他走,他武术练得很好,枪啊、棒啊都练得不错。”父亲杨谷良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说起儿子小时候的武术经历。带着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的夙愿,少年望向北方,那里有他只在电视上看过的皑皑雪原。
2016年,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国家集训队成立,杨文龙成为首批成员。但他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在内蒙古的比赛中,杨文龙手部受伤,当时身边没有同伴陪伴,他选择独自返回并默默承受痛苦。“手摔伤了,他就要自己一个人回来,因为其他人都要比赛,没人陪他。”母亲童美凤说到这时,眼中闪烁着泪花。
尽管多次遭遇挫折,杨文龙对滑雪的热爱让他在低谷时选择坚持。这份热爱与专注的内驱力,激励他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2022年无缘北京冬奥会后,杨文龙曾一度考虑退役,但最终选择了坚持。2022年夏天,他自掏腰包在成都旱雪跳台训练,短短几个月的训练费耗尽了他的全部积蓄。好在备战新冬奥周期的国家队很快组建,他才得以延续难舍的单板冬奥之梦。
2023年,杨文龙迎来了突破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开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2024年,他在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北京站获得季军。今年1月的世界杯奥地利克雷施贝格站比赛中,他更进一步,斩获自己的首枚世界杯金牌,为中国单板滑雪书写了新的篇章。
在杨文龙家中,杨谷良将客厅里唯一一张桌子从墙面移到中央,拿一块抹布反复擦拭,童美凤则掀开塑料挡风门帘,走进房间将一大串奖牌和一堆证书抱出来放在了桌上。“等新房子装修好了,我们就把这些东西放到给他准备的房间里,都挂起来,这都是他的荣耀。”童美凤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奖牌,眼中满是自豪。
从武术少年到亚冬会冠军,杨文龙用十年诠释“热爱与坚持”的力量。他的成功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荣誉,也为家乡和中国滑雪事业增添了光彩。正如他赛后感言:“金牌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起点。”这个从江西小村庄走出的冰雪勇士,正带着家乡的期盼,全力向米兰冬奥会发起冲击。
“中国单板,未来会发展得特别快!”25岁的杨文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似乎也在告诉大家:我想让南方的孩子相信,冰雪梦从不需要出生证明。只要有热爱与坚持,任何梦想都能照进现实。杨文龙的故事,不仅是一名运动员的奋斗史,更是一曲关于梦想与信念的赞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