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征 倪可心
穿山越岭,无往不克。
9月10日,第十一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完成鹰潭龙虎山站151.3公里的角逐,这也是本次比赛里程最长的赛段。
9月10日,第十一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第三站在鹰潭龙虎山举行,选手们骑行在龙虎山景区的赛道上。本报全媒体记者 史港泽摄
龙虎天下绝。龙虎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200多平方公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奇绝秀美的碧水丹山和历史悠久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旅游的三张绝美名片。环鄱赛龙虎山站包含4个爬坡点和3个途中冲刺点,起伏不断的海拔高度对于不善爬坡的冲刺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白云映天蓝,鸟鸣衬山幽。经过精心选择的赛道,如同一条黄金旅游道,选手们从龙虎山游客接待中心出发一路骑行,途经新游线、上清大桥、上清古镇、龚资线、排衙石大道等处,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爬坡、冲刺,既饱览丹霞地貌、碧水青山,又领略了养生福地、道教祖庭的深厚底蕴。
比赛当日,大团受到浮梁站放走突围选手的影响,前两圈时对这些选手严加“看管”,零星突围者都被一一追回,直到进入第三圈后才有7名突围选手获得成功。一圈之后突围选手减少至5名,最终在终点前4公里被大团追回。经过3小时30分激烈角逐,荷兰ABLOC CT车队开启冲刺模式,把队内主将杰斯珀率先送至终点夺得本赛段冠军。路易斯(SCOM泰山体育车队)、诺伯特(波兰MSP车队)分获二、三名。
前一站斩获“冲刺王”,本站又勇夺赛段冠军,25岁荷兰小伙杰斯珀状态渐入佳境,但他却是靠着用别人的装备收获的荣誉。原来,在他来中国参赛途中,自行车装备的行李在家乡荷兰机场弄丢了。为了不失去参加环鄱赛的机会,他毅然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我的骑行服和电脑是队友的,头盔也是其他队的,拼拼凑凑的装备却给了我相同的东西,那就是运气。”杰斯珀笑言。
杰斯珀的队友马丁是环鄱赛的老朋友,2019年就曾参加过比赛。“三年后再度参赛,感觉赛事服务更加周到,环鄱赛和我都在成长、都在成熟。”马丁表示。
穿越象鼻山,骑行泸溪河新景观大道,驰骋上清古镇……碧水丹山、美丽如画的龙虎山独特风景令参赛选手印象深刻。“这次龙虎山站赛道串联龙虎山主要景点,途经沿河彩色沥青网红赛道,一路青山绿水相伴,大家在尽情骑行的同时还能欣赏沿途风光。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更是一次山水旅程,我非常享受这一段赛程。”选手高鹏说。
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近年来,龙虎山景区大力实施“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形成大旅游产业格局,探索出一条体育与生态旅游、康养、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龙虎山景区旅游中心负责人表示,如今大量来龙虎山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都成了龙虎山的宣传员,大大提升了龙虎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体育+旅游”的美好体验,让不少运动员和游客有更多动力多次来龙虎山参赛游玩,体育和旅游在这里相互促进,体育给旅游招揽人气,旅游给当地全民健身带来动力。
据介绍,龙虎山素有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蔚然成风,篮球、足球、自行车、登山露营等运动在当地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眼下,体育旅游已经成为龙虎山景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该负责人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