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体育频道 > 足球 正文
伦敦足球朝圣之旅
大江网·体育频道   2012-08-05 08:15

  初到伦敦,第一次打开伦敦地铁路线图,别的一切茫然,但是阿森纳、西汉姆、富勒姆等熟悉的地名马上让你有种亲切感。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英超的魅力无可阻挡,那么身临其境感受一下这些几乎都有百年历史的足球俱乐部,无疑是伦敦之行一个比较令人向往的事情。

  圣地都在社区中

  伦敦包括英超、英冠、英甲直到英丙,有大大小小十几家足球俱乐部。当然,最受球迷爱戴的非阿森纳和切尔西莫属。

  记者首先选择了位于伦敦中北部的阿森纳。从驻地坐地铁只要4站就能抵达阿森纳站。走出去一看,安安静静,一条狭小弯曲的街道,四周都是住宅。走了不到500米,一个巷口拐进去,令人心潮澎湃的酋长足球场跃入眼帘,正中硕大的枪手标志格外醒目。原来,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这些令所有英超球迷顶礼膜拜的球场大都建在社区里。而事实上,这些著名的足球俱乐部,最早基本都是以社区球队的形式存在。当地人告诉记者,在英国,居民每年都要给自己所住的社区缴纳一定的税金,而这些税收由社区支配,用于其公共建设的包括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作为社区居民,每个人每月只要象征性地支出些英镑就能享受到各种体育设施。而球队最早也是采取这种形式,只不过随着足球运动的商业化、国际化越来越浓,大多数球队像切尔西、阿森纳、托特纳姆热刺等英超劲旅,吸收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但是他们的主场,包括酋长、斯坦福桥、白鹿巷等依然位于人口稠密的住宅区中,这与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但凡一座大点的体育场必定气势恢宏反差强烈。当然,西汉姆联的主场是个例外。它原来的厄普顿公园球场因为年久失修将被放弃,取而代之的就是时下奥运会的主会场伦敦碗,只不过要把现在的八万人座位拆除一半。

  球场之旅已成经典

  在这些著名的球场没有比赛的时候,全部都向公众游客开放。而北边的酋长、南边的斯坦福桥已成经典之旅。

  据悉,每天大约有几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陆续来到这些球场。买张门票到球场里走一走(各个球场的参观门票不一样,阿森纳是16镑,斯坦福桥20镑),去球队专卖店买上一件心仪球员号码的球衣,一个多小时下来,虽然没能亲眼目睹一场英超之战,也没能和那些大牌球员来个亲密接触,但是每个人也都心满意足。

  当记者走近切尔西的斯坦福球场,会情不自禁回想起以往在电视里看到的熟悉场景,甚至抬头仰望阿布的固定包厢。而在酋长球场,教授温格经常站的那个位置,还有充满神秘的主场休息室,一切都这样亲切。

  参观完球场,来到球队专卖店,球衣总在最显眼的位置。价格吗,从35英镑到60英镑不等。据了解,像切尔西、阿森纳这样的大牌俱乐部,每年光球迷前来朝圣的收入就达几千万英镑。由于切尔西是新晋的欧冠盟主,在参观斯坦福球场时就多出了一个项目,与欧冠金杯和你最爱的球员合影。当然,金杯是真的,而球员则是利用3D效果制作出来的,效果和真的一样,不过你得为此多付22镑。

  足球文化让人赞叹

  这些俱乐部经历百年风雨走到今天,除了历史的沧桑,你更能感受到其每一个都富含着文化。

  酋长球场外围,整整围绕外墙一圈,都是从球队成立至今为俱乐部立下赫赫战功的球员的英姿图像。像希曼、奥维马斯、维埃拉、普拉特、博格坎普、亚当斯、亨利等等还注明了效力的赛季和所获的荣誉。

  而广场上矗立的亨利等人的雕像,球队的荣誉室里放满了的奖杯更是叫人满怀崇敬,一座奖杯似乎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斯坦福球场周围的墙上也是其功勋球员的图像,但明显没有阿森纳那么多,以至于像维亚利、左拉等都重复展示。但是这座建于1877年的能容纳4万多观众的古董球场,保护之完好,功能之完善,外观之一点也不落伍,你不得不佩服阿布的眼光。

  每一座球场,每一个俱乐部,都洋溢着自己特色的足球文化,而且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记者是先到阿森纳再去的斯坦福桥。在准备安检进入内场时,工作人员从一起去的同行背包里发现了刚买的阿森纳球衣。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我们好说歹说,人家一脸的不屑和不解,最后同行打开身上穿的外套,里面是件AC米兰的球衣,并说服工作人员,我们不是故意挑衅,而是博爱,这才放我们进去参观。

  球赛日成伦敦一景

  在伦敦看球是如此惬意的一件事,在这做个球迷比在国内要幸福多了。

  但是,伦敦不只有阿森纳、切尔西、热刺,它的足球文化里也包括那些小俱乐部,比如水晶宫。之所以选择水晶宫,是因为它毕竟是范志毅、孙继海当年作为中国球员第一次踏上英伦绿茵场效力的俱乐部。它的主场塞尔霍特公园球场虽然没有酋长和斯坦福桥那样声名赫赫,容量也不大,但是也五脏俱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到英冠比赛日,这里一样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旦赛季开始,大量的球迷就会把足球场作为狂欢的舞台,几乎每个看台都会被填满。

  可以说,伦敦乃至英国的足球文化已成一景。你不用担心这么多支球队共存在一个都市里,更不用担心没有球迷或者抢球迷。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杨进发自伦敦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 王世强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735
>> 新闻排行榜
>> 体育专题
>> 论坛互动
>> 足球
>> 花花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