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体育频道 > 足球 > 国内足坛 正文
重现中俄少年赛惨痛一幕 中韩交流赛青岛0-6惨败
大江网·体育频道   2011-12-02 16:09

  国足冲击2014世界杯折戟,“冲出亚洲”的口号再次落空,许多人也意识到,中国足球与近邻日韩之间的差距似乎越拉越大。尤其是这种差距不仅在成年队,而是从“娃娃”便开始输起,着实让人更加担忧。为此,作为“足球城”的青岛在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发展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青岛市近年来建立了70所中小学试点学校,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却依然步履维艰。在近日的一场中韩少年交流赛中,青岛青少年足球队就以0比6惨败,作为“足球城”的青岛尚且如此,可见中国足球确实经历着一个“黑暗时期”。

  跑不过,更不敢冲撞

  在中韩少年足球友谊赛上,由于时间有限,双方先进行了半场35分钟的9人制比赛,双方年龄相当、身高体重也差不多,但0比6的结果显然令中方球员、教练都感到非常尴尬。“这个比分确实太难看了,场面上更是惨不忍睹,中国的孩子们体能明显不如韩国孩子,跑也跑不过,撞更不敢撞,场上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更谈不上一点战术意识,几乎没有一点还手余地。”

  “这反映出青岛乃至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问题,现在中小学里踢球的孩子太少了,可供我们选拔的人才越来越少。”现任青岛市青少年足球队教练的李新起对记者说。

  “前六七年,我要从上百名优秀的小球员里再选出20名进市队,竞争非常激烈,后来一年不如一年,最近两年,每次来参选加入市队的孩子还不到40名,球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自然没法和以前相提并论了。”李新起是职业级教练,从1998年开始执教青少年踢球,如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他亲身经历了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兴与衰。

  “我2003年刚来工作的时候,有上千人来注册,忙得不可开交。可自从国内曝出足协打假后,有一年来注册的小球员才56个人,从2007年青岛推出校园足球计划后,人数才逐渐反弹。”市足球协会青少部主任李润锋说,今年来足协注册的孩子有310人,可以说是这几年低谷期的最高峰了。

  学业压力导致断档严重

  “13到17岁,对于一名职业球员来说太重要了。”李新起告诉记者,8至12岁是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13至14岁是教练选种子选手重点培养的时间段,15至17岁是进入职业训练的阶段。可现在,就拿我们市队的孩子来说,孩子上了初一后,训练时间保证不了,学习压力又大,该退的全退了,现在市队里面没有初二、初三的学生,更别提高中学生了。

  “我曾经看好过一个踢球非常有天赋的男孩,结果孩子上了初二,家长施压说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孩子就放下踢球,专心读书了,这不给荒废了。”李新起到现在还觉得遗憾万分,他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据了解,目前青岛市有七家俱乐部开展少儿足球项目,例如中能、鲲鹏足球俱乐部和小学对接好,每天派教练免费到各个学校亲自教孩子踢足球。

  操场找不到踢球的孩子

  最近几天,在市区十几所学校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每天大课间期间,各所学校的操场上四处都是嬉闹玩耍的孩子,但多数孩子都在做游戏、跑步、踢毽子、打兵乓球、打篮球、跳绳,很少见到有孩子踢足球。

  采访了多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学生,记者了解到,踢球的孩子之所以越来越少,并非是孩子们不喜欢足球,而是踢球容易受伤,学校和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冒险踢球,更希望孩子就简单跑跑跳跳,尽量减少磕碰的机会;同时,由于岛城多数初中、高中学校都不招收足球特长生,出于功利目的,多数中小学对足球运动都没什么兴趣。课间活动期间,学校一般会要求几名体育老师组织孩子锻炼长跑、投掷或跳远等项目。“这些活动一来安全性比较高,二来今后中考也要考试,虽然枯燥了点,但学校和家长都喜欢。”市南区一所热点小学体育老师对记者说。据青岛晚报

斯皮德自杀原因成谜
杨昌鹏辟谣一夜情
晶晶霍启刚秀恩爱
古力或公开女友身份
巴萨4-0大胜升班马
赛场悼念斯皮德
王大雷大婚
宝贝性感热舞
中国男排完败日本
球迷悼念斯皮德
小贝亮相雅加达
巴洛特利狂吻女友
威尔士主教练身亡
姚明酒拍出天价
费德勒成ATP第一人
斗牛士海外就业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 刘昌伟
相关新闻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86849735
>> 新闻排行榜
>> 体育专题
>> 论坛互动
>> 关注南昌衡源
>> 花花体育